政务信息化建设迎来一次新机遇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30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上升空间广阔。历史上,政策层面的更迭在持续推动部委开展信息化建设。从“十五”期间的门户化建设,到《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推动的云计算时代的政务平台整合需求,再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信息化建设迎来一次新机遇。
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催生大量信息化需求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此改革为契机,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历史经验表明,新机构的设置将带来新的信息化需求。新一轮机构改革对未来3-5年电子政务市场将产生重要影响。从存量市场角度,将提升供应商的集中度:改革会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提出更高的技术和资质要求,系统的合并升级对政务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和交互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利好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从增量市场角度,政府支出总体趋紧背景下,新组建机构的需求增长最为明确,而新技术也将随着各级政务系统的升级得到最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新组建机构信息化需求增长最明确,将带来数百亿级增量市场
我们假设中央层面国务院直属部门初始建设投入2000万元,9个非部委机构初始建设投入1000万元,根据估算,新组建部门中央和省市两级软件+计算机服务的总投资额将达到388.6亿元。新监察委信息化建设复杂程度类比法院。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涉及原有部门较多,将打造新的应急管理体系从而加速信息化建设。新的自然资源部着力解决空间规划重叠问题,确权等新需求将拉动信息化建设。新卫健委并入健康职能将加快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组建后政策频出推动医疗IT行业加速发展。国地税机构合并带来新的信息化需求,包括合并后业务和平台的链接,社保体系业务系统的建设等。组织机构改革对于整体政务系统信息化、协同化、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升级原网信办,网络安全进一步得到重视。 |